
广河:拒让子女接受教育 妇联团委联手告家长助学生重返校园
多管齐下扭转局面
适龄孩子不再辍学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全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全州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分布的状况较为普遍,所辖8县市中,有7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由于部分农村家庭思想观念落后,少数适龄孩子还没接受完义务教育,就已失学在家,或外出打工,这在无形中埋下了贫困代际传递的种子。
一些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让孩子早早地出去打工了。这些家长认为,挣钱是主责、主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反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
“临夏州落后的根源在于缺乏人才。”为此,临夏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验收时作为“一票否决”的指标,千方百计想办法加强扶贫、扶智,力争让一个孩子都不少。
2018年3月,临夏州中级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破解控辍保学难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由居委会、村委会、学校、团委、妇联等八类社团、组织可以对违法人员依法提起诉讼。
指导意见指出,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不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不履行相关义务的监护人,应当判决其履行义务;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可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据临夏州中院副院长张得胜介绍,从2018年年初开始,全州法院开展了以“控辍保学整治”为主题的法治宣传,重点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进行宣传,受教育群众达5万余人,在全州迅速掀起了积极“控辍保学”的浓厚氛围。
“全州法院为‘控辍保学’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快立、快审,通过司法审判的方式给予辍学的孩子以重返校园的权利,彰显了‘司法为民’的宗旨,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张得胜说,2018年,临夏州共受理24起“控辍保学”案件,现已全部审结,24名学生均已入学。
临夏州中院院长马军认为,解决“控辍保学”难题,首先要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等形式,让群众彻底明白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行为是违法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也需要政府、学校、法院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
青海湟源县基层法庭:从“坐堂问案”到“送法上门”
-
媒体评论:“大妈恶语骂人被行拘”是一堂普法课
-
2020年青海法院共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060件
-
西安一国企出纳受审 贪污公款130余万元潜逃22年
-
西安一男子因职务犯罪受审 致公共财产损失270余万元
-
2020年西安中院结案3.11万件 司法助力高质量发展
-
甘肃探家事纠纷解决机制 以家暴、监护权变更等典型案例“释法”
-
西安中院发放涉民生系列执行案件案款8500余万元
上篇 | 汉中:“货郎”众口话脱贫 “慢火车”里“赶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