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银行

敦煌铁路迎来全线通车运营 如何穿沙漠、过高原、迎极寒

西安在线 | www.cnxaol.com | 2019-12-21 16:24:58

面对多变的气候和复杂的地质,铁路建设者在当金山隧道施工中创造了多项纪录——高原特长单线隧道施工通风技术、无人化隧道深竖井施工技术、隧道盲管清洗技术……

“我们采取无人化技术开凿了深达442米的通风竖井,这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尚属首次。”独云龙说,通风竖井是保障施工掘进、防灾救援的关键工程。传统竖井施工往往钻眼打炮、人工凿井,但开凿高深度竖井,施工安全难以保障。

施工人员改进煤矿施工中的“反井法”,“反弹琵琶”挖掘竖井——在地面先打导孔,然后穿一根动力轴,利用反井钻机扩孔施工,从下至上挖掘。“无人化施工既安全又高效。我们仅用三个月就完成施工。”独云龙说。

塞什腾隧道:“钢铁血管”破褶皱 钢铁意志战高原

塞什腾隧道总长7256米,地处平均海拔超过3200米的塞什腾山地区,沿线断层、褶皱丰富。岩层本就软弱破碎,还富含地下水,施工难度极大。

“岩体一碰就碎,掘进中稍不留神就塌方。”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敦格铁路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段峰说,“每天只能在岩体中掘进几米,为确保施工安全,还得边掘进边加固。”

为防止掘进过程中地下水渗漏,施工人员修建长达839米的泄水洞;为加快施工车辆通行速度,他们设计了975米长的辅助施工通道……一条条“血管”打通了塞什腾山,穿断层、破褶皱,确保了施工安全顺畅。

修建辅助性“血管”大大增加了工程量,可身处高寒缺氧环境中的建设者依旧顽强不屈。“头疼、失眠、嘴唇发紫是每个建设者最多的感受,可参建工程人员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敦格铁路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清亮说,他们奋斗1800多日日夜夜,终于打通了这条“钢铁隧道”。

7年多的时间,铁路建设者巧用智慧、攻坚克难,在敦煌铁路上留下汗水和足迹,留下技艺和专利,更留下“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品质。

1 2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杰 王浡 [编辑:西安在线]
更多资讯 相关 | 敦煌铁路
下篇 | 全面深改的兰州“民生就业360”从“扯‘闲篇’”到“谈业务”
上篇 | 国家知识产权局:执业专利代理师突破2万
西安在线网友评论
网站介绍 | 服务协议 | 营销推广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安在线 WWW.CNXAOL.COM
Copyright© 2016-2024 CNXA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