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银行

追记安徽绩溪基层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李夏:换得秋实一夏花

西安在线 | www.cnxaol.com | 2019-10-22 11:38:29

十月的安徽省绩溪县荆州小镇,阵阵秋风吹黄了漫山遍野的核桃树,家家户户的竹簸箕里堆满了“金果子”。

收下来的第一茬核桃,村民胡秀琴用篮子装着送到了130公里外的黄山市,“你说想看‘开杆’,想陪我们打核桃,可你……”在一方新墓前,她泣不成声。这里长眠着她的朋友——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今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过后,他倒在抗灾抢险的路上,年仅33岁。

一次次放弃回城的机会,一次次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8年来,李夏在乡野基层磨炼自己,在百姓中间奉献青春。从“穿凉鞋怕沙子硌脚”的城里后生成长为“光着脚走田头”的乡镇干部,他用韶华书写了新时代青年干部奋斗在基层的使命担当。

“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

如果不是一次次选择留下,或许李夏不会走得那么匆忙。

今年8月10日下午,距离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心仅300公里的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大雨如注。这本是个周六,李夏已经答应妻子回家。

然而,险情终究让李夏放心不下。山洪涌进敬老院,李夏和同事蹚着水,扶五保老人撤离到高处;路遇塌方道路受阻,他们徒手搬运碎石,为救援车辆开路;看到一对母子往塌方地段走,他们又转头护送他们。短短一小时,17位村民在他和同事帮助下转危为安。

就在他们向着下一处险情奔走的路上,接连三股泥石流突然从道路一侧的山上冲下来,泥沙夹杂着树木冲倒了围墙、凉亭,卷走了队伍后头的李夏。

“李夏!李夏!李夏!”

一片狼藉之上,搜寻的呼声从白天响到黑夜。11日清晨,人们在小河下游找到了李夏,他被泥水一路冲下,躺在一棵小核桃树下。

没人愿相信,这个在群众危难关头一次次挺身而出的小伙子就这么走了。

2013年,在洪灾中翻山越岭十多个来回送救灾物资;2014年寒冬腊月冒着滚滚浓烟参与森林大火扑救;2016年山体滑坡,驻守在塌方点三天三夜劝导群众远离危险区域……每次他都冲锋在前,也都平安归来。

这次,妻子宛云萍却再没能接到李夏报平安的电话。“我和宛儿(女儿小名)的生日他没有一次在身边,这次他说一定回来,他答应得好好的。”宛云萍喃喃自语,泪水涟涟。

2011年,老家在黄山市区的李夏回到家乡,考入绩溪县长安镇政府。母亲原以为儿子离家近了可以尽尽孝了,却没想到“他一头扎进了山里”。

陪着李夏,宛云萍也尝过山里的苦。冬天这里滴水成冰,水管上冻他们只好敲开碎冰,从井里打水用。破旧的木质窗户挡不住呼呼的北风,只好用一块雨布将窗户的四角钉上。

常年在乡下,女儿从出生到如今6岁,李夏陪伴她的日子,掰着手指头能数出来。每到周五,女儿习惯把爸爸的拖鞋放在门口,却常常等不到爸爸回家,气得她嘟起小嘴学着奶奶直呼其名,“臭李夏”。

他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大山。多年来,绩溪县政府办等多个县直部门都想选调李夏回县城上班,被他一一谢绝。2018年,组织上准备派李夏去最偏远的荆州乡担任纪委书记,他却一口应下。

赴任前一晚,李夏的同事兼老友——长安镇党委副书记汪来根终于忍不住问:

“你知道荆州在哪吗?”

“知道,比长安镇离家更远。”

“那你咋就愿意越跑越远呢?”

“事儿总是要有人做。”

地图上这个位于皖浙交界的小乡镇被崇山峻岭环抱,车程两个小时的山路被称为“天路”,当地人说有351道弯。

向下、扎根,为何如此义无反顾?在李夏《工作日记》的扉页上,有他的座右铭:“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

建功立业之抱负怀于心中,仿佛一切有了答案。

1 2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正忠 陈诺 水金辰 [编辑:西安在线]
更多资讯 相关 | 纪检监察
下篇 | 西安“渐冻人”沈莉用眼睛给医院写感谢信
上篇 | 大学生攒钱造飞机 毕业5年后成品捐母校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西安在线网友评论
网站介绍 | 服务协议 | 营销推广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安在线 WWW.CNXAOL.COM
Copyright© 2016-2024 CNXA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