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铜城”白银市的美丽转身:从钢铁“森林”到多彩家园
从“问题路”到“连心桥”
每天,在白银市的网民留言平台,从街道垃圾清运的小问题到城市道路规划的大事,都有众多网民建言献策。
去年9月,家住白银市靖远县的居民岳世惠,在市政府网站上反映了所住小区80多户居民多年来供暖不达标的问题。不久,工作人员就来到小区实地调查,并实施了供热改造工作。“确实没想到问题能迅速解决。”他说。
网络民意从“听”到“办”,问政平台的高效工作让民意表达更加畅通有效。“去年,我们共汇总网民留言1500多条,整理出专报52期。”白银市委信息办公室主任强德雄说,网民留言办理时限从5至20个工作日不等,办理率连续几年超过98%。“网络已成连接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供暖不热、下雨‘看海’‘拉链马路’这些烦心事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很少遇到了。”52岁的白银市民滕志红说,从去年底“暖气入管廊”开始,她觉得家乡的“幸福指数还挺高”。
为了打通城市“主动脉”,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白银市提前几年编制规划对“城市栓塞”说“不”,并在2015年被纳入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今年5月,总长度26.25公里的白银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已经竣工。该项目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通信等8类管线“编排”进“集体宿舍”,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中国一冶白银地下综合管廊PPP工程项目经理部党工委书记黄国祥表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不仅可以避免管线多次建设、改善城市面貌,还能增强白银市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新华社兰州8月6日电 题:“中国铜城”的美丽转身
新华社记者任卫东、程楠、郭刚
来源:新华社 作者:任卫东 程楠 郭刚 [编辑:西安在线]
下篇 | 山西泽州突发山洪致1人死亡5人失联上篇 | 洋县:有机产业让秦岭小山村焕发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