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铜城”白银市的美丽转身:从钢铁“森林”到多彩家园
时值盛夏,鸟语花香。在甘肃省白银市郊区的几个村庄,沿黄河自驾的游人络绎不绝。有“中国铜城”之称的白银市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最近,这个一度在卫星上看不到的“灰色”城市重新配置“调色板”,正在实现多彩的美丽转变。
从钢铁“森林”到多彩家园
在白银市城区,重工业堆积出的厂房、管线犹如灰暗的钢铁“森林”一般向远方延伸。在“森林”尽头,黄河默默穿行而过。
白银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地,曾创造了铜硫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多年来,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一度让白银不堪重负。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除了有色金属等重工业,我们还有什么?”这曾是不少白银干部、群众一直思考的“世纪之问”。从向山争夺矿产资源到靠水享受旅游红利,白银人尝试用绿色发展作答“世纪之问”。
黄河白银段全长超过250公里。最近两年,沿黄河两岸,一个个鲜花遍地、民风淳朴的特色村落被崭新的道路串联起来,“绿色工业”让周边群众收获真金白银。
“靠水吃水。”52岁的白银市白银区强湾村村民李梅林说,她家距市区只有半小时车程。2017年,当地政府整合美丽乡村民宿旅游项目资金20多万元,帮她建起了名为“花田人家”的民宿农家乐。“从今年6月初至今,我已收入1万多元。”
美丽的景色不仅留住了游客的乡愁,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这两年,包括强湾村在内,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城郊农民陆续沿黄河打造了顾家善、大川渡等不同风格的30多个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等。“黄河资源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日益凸显。”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说。
去年以来,白银市共接待旅游人数22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40亿元。“黄河水滋润的白银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揭开她的面纱,我们可以发现,绿色本就是白银发展的底色。”白银市委书记苏君说。
从重化工业到“三无”工厂
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成立于1954年。过去,该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是全市最大的污染源。
“目前,企业已基本做到污染物零排放。”该公司副总经理孙茏说,从2006年起,通过新工艺把矿渣资源“吃干榨尽”,公司每年综合回收利用的废金属相当于开发了一座中型矿山。
在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机器轰鸣。这个坐落在写字楼里的“无垃圾、无废水、无污染”工厂,2018年,单月彩色隐形眼镜产量超过300万支,已是国内品牌中生产能力最强的彩色隐形眼镜生产企业。
生物制药企业甘肃皓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薛吉军介绍,2016年,白银市有关部门代建的厂房落成,该公司就进驻了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年,企业的产值就超过6000万元。”
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郝效东介绍,以该开发区为创新龙头,白银市的6个主要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552家。“‘十二五’期间,白银工业集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9.8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0%。”
上篇 | 洋县:有机产业让秦岭小山村焕发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