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着新航程扬帆奋进!从小岗精神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小岗村每个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都离不开党的指引!”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老村委会主任关友江深情地说。
回望40年历史风云,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和改革的力量始终汇聚在一起。
肇始于小岗,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亿万人民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改革的方向、历史的宣示,也是人民的选择。
“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恰如撬动历史的支点,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神州大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摘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2018年,一条停靠“凤阳小岗”附近的高铁进入勘察准备阶段。这个闻名遐迩的小村庄,将有更让人向往的远方。
路的变迁,让人百感交集。
“大包干”之前,这里羊肠小道蜿蜒逼仄、泥泞不堪。
1982年,小岗村民们“分段承包”,每户人家各修一段路,村里有了第一条像样的土路。
1994年,土路改建成沙石路。
1997年,第一条水泥公路友谊大道诞生。
2008年,村内标志性的改革大道正式通车。
小岗之路,就是中国改革之路。
“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这样感慨。
40年来,路似守望者,目睹着亿万中国人沿着改革开放的大道阔步前行,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奔向强起来。
冲破僵化思想桎梏,改革开放释放出空前发展动力——
1983年,“大包干”后第五年,严宏昌一家七口年收粮达到2万多斤,吃饱肚子不再是问题。严宏昌特意去了趟浙江农村,发现那里一些义乌人已开始摇着拨浪鼓,用“鸡毛换糖”等方式发展起经济、办起企业。
“他们有拨浪鼓,我们有凤阳花鼓!”严宏昌带回了塑料切割机,投资5万元办起了小岗村第一家塑料加工厂。
几乎同时,距离小岗250余公里的江边小城——安徽芜湖,年广久经营的“傻子瓜子”已很红火,但也陷入了争议中。
这件事惊动了邓小平,他三次点名相挺,“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
1979年,首钢成为国企改革的第一个采用利润递增包干制的重大试点;1980年,卖纽扣的19岁温州姑娘章华妹领到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被思想禁锢和计划经济压抑已久的活力和创造力一旦释放,无数个“年广久”就汇成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洪流。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思想一旦解放,封闭国门随之打开。
就在小岗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第二年,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创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当年喊出“效率就是生命”“三天建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让人真实感觉到中国要大踏步实现富强的急切!
如今的深圳,已从当年一个边陲渔村发展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创新大都市,GDP规模已与香港相当。与当年很多人通过深圳大规模“逃港”形成反差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香港人来深圳“圆梦”。
2018年初,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存在30多年的深圳特区管理线,深圳特区一体化发展迎来新的起点。“改革已更多从有形转为无形,特区已从个别转为普遍,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新境界。”有观察人士如此评点。
历史,以这种令人感慨万千的方式,奔涌向前。
从小岗到芜湖,从义乌到深圳……40年来,改革开放大潮滚滚向前,一个个村庄、一家家企业、一座座城市变化了模样。
“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如此表示。
今天的小岗,已从当初一百多人的生产队发展成为全国十大名村,在十年前区划调整后,小岗行政村已现辖23个村民组,有4173名村民;可耕种面积从当年的500余亩扩展到1.45万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当年22元增长到2017年的18106元。
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世界第十”跃升为“世界第二”,从“濒临崩溃”变为“世界引擎”,GDP已突破80万亿元。外汇储备当时不足2亿美元,如今已达3万多亿美元,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从当年电视、汽车等消费品少得可怜到如今网购消费成全球之首,高铁、共享单车国际驰名……一个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谱写出一曲气魄宏大的壮丽史诗。
上篇 | 食药监总局:凡称能防治疾病的保健品一律别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