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见闻:一碗“涎水面”纠结两代情
李洋的母亲对儿子的说法并不认同。“这种吃法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一辈辈人都这么吃。”在她看来,儿子对“涎水面”的抵触是“太矫情”了。
相同的“苦恼”也发生在孙爱华家。她说,今年女儿一家三口回家过年,为此她特意做了“涎水面”招待,可女儿却说这种吃法是过去的陋习,不仅自己不吃,也不让孩子吃。为此母女俩还吵了一架。
“如同父母吃孩子的剩饭一样,这表达了一种亲近。”在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看来,“涎水面”这种剩汤回锅的独特方式,其实更在于表现出家庭的亲密和凝聚力。对于传统饮食的制作要求,民间普遍没有明确标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年轻人对饮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特色”,对卫生、食材也有了更高要求。
“‘涎水面’最值得传承的是烹饪手法和家庭和睦的寓意,而不是仅仅拘泥于食用方式。”李洋说,这种不卫生的食用方式,是他不愿意“亲近”家乡美食的原因。
为了改变这一饮食习惯,当地官方曾制定了一条鼓励政策,对办事待客不吃“涎水面”的当地农村家庭,给予500元人民币现金奖励,不过收效甚微。
正月初二,李洋的母亲已做好了一桌饭菜,“涎水面”的配料也已备齐。对她而言,无论儿子愿不愿意吃,家里的这碗面都得热着。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党田野 张远 [编辑:西安在线]
-
龙岩市永定区:龙文化开启新学期第一课
-
2024年春节假期敦煌市共接待游客45.04万人次
-
农历大年初五潮汕英歌舞闹新春 传统与活力的融合
-
云南跨国春晚走进孟加拉国 奉上中国红与金色梦想交相辉映文化盛宴
-
西安交通大学运动队过年留校集训 队员挥洒汗水解乡情
-
灵台县:西北农村频现“赶集式”拜年
-
陕西多景区推“免费大餐” “原年人”带热本地游
-
最特别的春运、最难忘的春节:“你守着旅客,我守着你”
上篇 | “洞穿”秦岭“引汉济渭”长江黄河将“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