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见闻:一碗“涎水面”纠结两代情
“蘸水面、臊子面味道十足,都是我的最爱。”谈起对面条的感情,在陕西土生土长的李洋滔滔不绝,但唯独对从小吃到大的“涎水面”充满了抵触。
“涎水面”是陕西独有的一种汤面,流行于陕西岐山、扶风、武功等地。食用时讲究只吃面不喝汤,吃完面后要把碗里的剩汤倒回大锅中烹煮,待其他人再吃时继续添用。因吃法独特,寓意深远而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作为“80后”的李洋,却对涎水面充满抵触。有次吃面,他偷偷把剩汤倒在花园里,为此还遭到母亲训斥。“我妈说,面汤回锅象征家庭和睦,倒掉不吉利。”
在陕西岐山县等地农村,若有村民家办红白喜事,或是逢年过节,“涎水面”一直是宴席上的主角。
家住岐山县蔡家坡的陈永对记者说,这些年,无论菜品、规模、菜馆如何变化,一碗香气扑鼻的“涎水面”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宴席没有涎水面,就相当于过年没有春晚,总觉得缺点精气神。”陈永笑称。
随着社会发展和饮食风俗的改变,“涎水面”这种剩汤回锅的独特食用方式遭到不少年轻人“吐槽”。
“虽然大多是自家人,但十几个人的剩汤剩饭混在一起,吃起来很不卫生。”李洋说,过去“涎水面”把剩汤回锅是物质短缺时的无奈之举,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种不卫生的吃法也应该改善。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党田野 张远 [编辑:西安在线]
-
龙岩市永定区:龙文化开启新学期第一课
-
2024年春节假期敦煌市共接待游客45.04万人次
-
农历大年初五潮汕英歌舞闹新春 传统与活力的融合
-
云南跨国春晚走进孟加拉国 奉上中国红与金色梦想交相辉映文化盛宴
-
西安交通大学运动队过年留校集训 队员挥洒汗水解乡情
-
灵台县:西北农村频现“赶集式”拜年
-
陕西多景区推“免费大餐” “原年人”带热本地游
-
最特别的春运、最难忘的春节:“你守着旅客,我守着你”
上篇 | “洞穿”秦岭“引汉济渭”长江黄河将“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