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让健康保护伞“密不透风”
杜绝有限的医保资金跑、冒、滴、漏,需要借助互联网实现精细化管理,构筑统一高效的监管之网,从源头上堵住监管漏洞
日前,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各大三甲医院门口,出现了代开医疗发票的票贩子。提供一张身份证复印件,不看病也能在一天内做出全套假材料。让人吃惊的是,这些报销材料以假乱真,一些监管机构都无法发现其中的破绽。
近年来,医保骗保屡见不鲜,不乏因此获刑者:陕西省安塞县4个尿毒症家庭的成员,因无力承担巨额治疗费用,铤而走险,购买假发票骗取住院费用补助共计43万元,6人被判处3年至5年5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被称为“最凄美北京爱情故事”的主人公廖某,为了给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做透析,涉嫌伪造医院收费单据,骗取北京医院医疗费17.2万余元……
无论是“走投无路”的骗保,还是恶意的套现,都或多或少暴露出医保监管的漏洞。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为所有人撑起了健康“保护伞”。去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0%,人均卫生总费用2952元。过快的医疗消费水平上涨,既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也给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带来很大压力。不少地区医保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出现赤字。与此同时,去年全国医疗卫生总诊疗人次77亿人次,入院人数2.1亿人。如此海量医保数据,只靠人工全程监管,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异地医保骗保容易得逞,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医保监管缺乏统一的平台。我国医疗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各自为政,有点像信息的“孤岛”。要让每一笔医疗消费都可查询可追溯,需要拆掉全国医保的围墙,打通省内结算的渠道,让异地医保互联互通。为此,今年出台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实施方案》要求,在完善国家和省级平台基础上,加快建立全国新农合异地就医信息系统,使其具备转诊、结算等管理功能。织密健康“安全网”,杜绝有限的医保资金跑、冒、滴、漏,需要借助互联网实现精细化管理,构筑统一高效的监管之网,从源头上堵住监管漏洞。
-
陕西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
-
最高获无期徒刑 锡林郭勒盟一特大医保诈骗案一审宣判
-
兰州市医疗保障局:将确诊“两病”参保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
青海城乡居民“两病”用药最高可报销60%
-
宁夏推动“三医联动”医保多元复合式付费方式
-
甘肃在全省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守护民众“救命钱”
-
西宁取消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购药限额
-
128个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拟谈判准入范围
上篇 |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班恢复正常起降 此前遭遇浓雾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