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银行

兰州大学:做好为国育才大文章

西安在线 | www.cnxaol.com | 2019-09-10 23:21:45

大楼广厦虽少,不乏大师名士

前不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申请人名单中,兰州大学有11名校友入围,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五。

身处西北内陆欠发达地区,兰州大学培养的人才交出如此答卷,令不少人刮目相看。这所百年老校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并非偶然。据统计,兰大在恢复高考后有12名本科毕业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列全国高校第六;109名校友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居全国高校第八。

“没钱的时候我在干,有钱的时候我更多地干;热闹的时候我在干,不热闹的时候我坚持干。我一辈子可能就做这么一两件事情,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自己。”一位兰大教师朴实的话语,正是这所高校的“核心基因”,也是兰大人独特的“成长密码”。

重视教育规律,播下科学种子

直到今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田文寿还记得自己开学那天的场景。

“大礼堂前告示栏里的通告很醒目,上面写着兰州大学在国内外的排名,都很靠前。”田文寿入学那年是1987年。彼时,兰州大学如日中天。在李政道发起的物理“CUSPEA”(赴美国攻读物理类博士研究生的选拔考试)与化学“CGP”(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考试中,兰大学子表现出众。

田文寿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兰大这样的光环让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此后,内容丰富、教学扎实的大学课堂更是让他如鱼得水。“越厉害的教授上越厉害的课,就连已经退休的老教授都坚守一线。”田文寿说,作为兰大大气科学系第一届本科生,时任系主任就是知名气象学理论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丑纪范。

次年考入兰大物理学系的罗洪刚有着和田文寿相似的记忆。“上课的都是大咖,听得过瘾,学得有劲,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经常会问老师,就是问不倒。”在本科期间,罗洪刚就能听到段一士、王顺金等知名教授的课,这些老师的治学精神对罗洪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家上课,不光是能学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这是受益终身的。”在接受了兰大物理系本科教育后,罗洪刚爱上了物理,从此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如今已成长为杰青的他也担任了兰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扛起了兰大物理这面大旗。

大楼广厦虽少,却不乏大师名士。多少年来,教授走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是兰大的“硬规矩”。除一批批优秀教师潜心讲台、孜孜育人,兰大还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本科教育。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结合综合性大学以基础学科和研究见长的优势,兰州大学就着力打造高水准办学格局,侧重于培养在广泛而全面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门课程训练的优秀专业人才。

本硕博都就读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杰青”邓建明对此感同身受。“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去野外台站实习实践、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锻炼……”邓建明说,正是兰大提供的如此深厚的求学土壤,孕育了自己从事科研的种子。

田文寿最有收获的则是一些通识课程的开设。“大学语文,让我更有逻辑;高等数学,让我掌握数据分析;普通物理,让我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普通化学,则直接为我今后的研究方向筑牢了根基。”

1 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马富春 [编辑:西安在线]
更多资讯 相关 | 兰州大学
下篇 | 专家: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新趋势
上篇 | 青岛灵山岛学校张丽老师采访笔记:面朝大海,静待花开
西安在线网友评论
网站介绍 | 服务协议 | 营销推广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安在线 WWW.CNXAOL.COM
Copyright© 2016-2024 CNXA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