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海观潮】理工科大学怎么办文科教育
如果说科学之于人类是探索世界、改变环境和创造未来的工具,那么人文学之于人类来说,则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情感的丰富和精神、价值观的完整。特别是如今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的时代来临,文科教育对科技人才人文精神的滋养和支撑作用,使得发展特色文科不仅仅是理工科大学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通才教育导向拔尖创新人才的必备基础。为此,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普遍采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做法,来克服长期以来人文与理工分科的现代大学学术制度下导致的话语体系鸿沟。
近日,在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机遇与挑战: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高峰论坛”上,来自全球4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当今时代背景,对“理工科大学如何建设人文学科”这一命题进行了探讨。
让文科和理工科平等对话
“文科教育的使命应当从让人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最终为人类福祉作出贡献来定义,人文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艺术家,还要培养有创意型的人才。”卡内基·梅隆大学英文系主任丽提沃(RITIVOI Andreea)认为。据了解,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分析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人文学科本科生数量和修读人文课程的学生人数在美国呈现全国性的下降趋势,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但这种情况在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平等对话合作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要好许多。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理工科当中结合人文教育,就是希望这两个学科在定位上是平等的,培养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文化现象过程中的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全方位综合素质的人才。”丽提沃表示,与很多世界机构将文科定义为支持和服务理工科的项目不同,卡内基·梅隆大学将人文与科学理念结合,丰富了理工科的教育内容并和它们建立了互补的关系,用人文学科研究的基础来给理科提供一些他们所需的养分,同时改变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面貌。
“我们愿意跨越传统的人文学科教育的标准和定义来做新的人文学科教育的尝试。” 丽提沃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具体做法是成立了一个数字人文部,让许多对人文学科感兴趣同时又具有相当的技术和计算机能力的教授参与进来,从计算和大数据的角度重审过去研究的课题,同时要确保硕士和博士生能够得到相应的训练,用新技术核心的分析方法和新的计算方法来阐述研究内容。
上篇 | 初中生冒充博士骗老人买保健品 “公益活动”广告插页引发受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