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银行

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敢叫天地换新颜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西安在线 | www.cnxaol.com | 2019-11-11 11:10:30

多口支援巧施策 生产生活双保障

自然环境恶劣、产业支撑能力弱,是制约秦巴山区发展的瓶颈性因素。找准了“病根”,就要精准施策,通过强有力的举措解决顽疾。

看着皮卡载着满满一车香菇离开,陕西省略阳县兴州街办两河口村贫困户赵波笑得合不拢嘴:“多亏了供电公司帮忙,我家的大棚实现了电加热取暖,一年种植的香菇,可有3万多元的收入!”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曾是两河口村发展的最大障碍。“其实,山里的宝贝不少,茶叶、木耳、天麻、香菇等几十种特产,品相好、质量高,但受环境制约,产量太少。”赵波说,“2018年10月,我们村引进大棚香菇种植,但山里电压偏低,大棚电辅热设备没法使用。让人没想到的是,汉中供电公司很快更换了大容量变压器和粗截面导线,解决了我们的困境。”

据国家电网汉中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尚勇介绍,了解到两河口村急需扩大用电的情况后,他们调整了以前逐片推进的施工模式,把发展较快、用电迫切的村镇作为重点,优先实施农网改造升级,确保贫困地区充足用电、放心用电,助力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城口县地处渝川陕交界、秦巴山区腹地,常住人口不足20万。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看病难成为贫困人口的一大“心病”,有病治不好,不得不跑到数百公里外的大城市看病,患者县域内就诊率一度仅有60%左右。

脱贫攻坚开始以来,借助鲁渝医疗扶贫协作等机制,城口县引入支医专家,实现“一个专家带动一个科室、成熟一个团队”,促进当地医疗学科发展和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为支医专家,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周善良来到城口县医院后,帮助院里建起微生物检验试验室,填补了临床检验的空白。周善良还带了3个徒弟,指导开展微生物培养、鉴定、药敏操作,平均每天要提供20多份微生物检验报告。许多贫困户感慨:“有周大夫在,我们看病再也不用跑重庆了!”

“户种扫帚三亩半 当年越过贫困线”

“我种了五六年的铁扫帚,一亩地种农作物一年赚不到1000块钱,种铁扫帚却能赚近3000块!”湖北省郧西县观音镇黄土梁村贫困户王绍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户种扫帚三亩半,当年越过贫困线。”这是王绍彩和周边12个乡镇8000户铁扫帚种植户的真实感受。

这一改变,离不开“铁扫帚大王”胡朝柱,他创办的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年产各类扫帚500万把,合作社常年吸纳近百名贫困群众务工,人均年收入2万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黄土梁村2017年从贫困村名单“出列”。

作为秦巴片区国家级贫困县,郧西县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唱好脱贫攻坚“协奏曲”。郧西县委副书记汤宏说,郧西每年都会评选“精准扶贫十大模范人物”“十佳乡亲扶贫协会会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据统计,近年来,郧西共有238家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结对帮扶160个行政村,实施项目543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49亿元,帮扶贫困人口85754人,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34%,下降到2018年底的9.7%。”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内乡县也属于秦巴片区特困县。1992年,秦英林辞去公职返乡创立了牧原集团。为了把脱贫攻坚与主业紧密结合,秦英林优先选择并加大在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的投资力度,指导企业开展面向贫困村、贫困户的用工招聘和培训,帮助他们实现“一人上班、全家脱贫”的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就业:有正常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经培训直接就业转为养猪产业工人,月工资4000元左右;非完全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安排在企业的门卫、绿化、后勤等公益性岗位就业,月工资一般在2000元左右。

目前,牧原集团已在全国55个贫困县完成扶贫产业投资235亿元,建成了大批现代化生猪养殖扶贫基地,带动用工2万余人,其中1271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秦巴山区的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干部群众顽强奋斗的一个个故事,恰如一个个音符,在广袤的大地谱写出雄浑、磅礴的奋进之歌。(记者刘彤、李松、吴晓颖、王朋、冯大鹏、李伟)

1 2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彤 李松 吴晓颖 王朋 冯大鹏 李伟 [编辑:西安在线]
更多资讯 相关 | 脱贫
下篇 | 甘肃定西土豆迎丰年更增收
上篇 | 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破获电信诈骗案795起
西安在线网友评论
网站介绍 | 服务协议 | 营销推广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安在线 WWW.CNXAOL.COM
Copyright© 2016-2024 CNXA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