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银行

多所高校展开精准资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托大数据隐形资助困难学生

西安在线 | www.cnxaol.com | 2019-09-25 20:00:58

动态评估实现精准资助

北青报记者发现,2017年7月31日,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通告,介绍高校出现的以大数据方式识别贫困生、进行隐形资助的创新,希望各高校“学习借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开展隐形资助的经验”。据悉,隐形资助的模式最早源自中国科技大学“生活资助计划”项目。北青报记者从中科大学工部李峰部长处了解到,该项目从2003年开始筹建、2004年正式运作,最初是结合校园卡消费数据统计分析与院系辅导员沟通交流的方式来了解掌握实情,每月对经济困难的本科生给予专项资助。

据介绍,中国科技大学一直在优化这项资助的评估方式,从2015年开始不再采用单一标准,而由学工部工作人员牵头、使用大数据技术研究算法进行动态评估。该专项资助项目15年来累计支出金额超过600万元,资助学生数量近5万名。从2004年开始,国内很多高校曾通过电话、访问、会议等多种形式,与中科大展开了“隐形资助”项目的经验学习与分享,如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对于隐形资助项目在各高校的扎根、发展,李峰表示,“各校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隐形资助是科大结合实际状况对学生资助结构有效的补充。中科大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精准的资助,二是及时的资助,三是人性化的资助。”大数据算法的动态评估是为了实现精准、及时的资助,但资助活动最重要的是更好地实现育人。对此,各校从自身特色、学生培养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帮助学生。

多所高校展开精准资助

2017年,教育部在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学生资助要“采用隐形的方式,避免大张旗鼓地把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分开”。据湖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隐形资助”项目负责人邹昶老师消息,“从2017年教育部提倡‘资助育人’与‘精准资助’理念以来,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基本上都在准备隐形资助的项目。隐形资助一方面要实现资金的精准发放,另一方要维护学生的尊严与隐私。”

据介绍,湖南大学在隐形资助项目上,主要是通过食堂消费数据筛选(用餐金额、频次、波动幅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信息比对、学院辅导员核实,确定隐形资助的对象,定期进行资助金额的发放。在大数据筛选工作层面,仅2018年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就处理了800多万条数据信息。此外,湖南大学在隐形资助项目以外也积极探索新的资助方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由学校承担一切活动开销,通过摄影、游泳、吉他等能力素质提升课程班的免费培训,促进学生资助体系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性资助”延伸。

此外,郑州大学从2012年开展“暖心餐卡”项目,该项目近两年来因校内食堂支付宝、微信付款越来越普遍,为了实现精准资助正在更新制定评选审核标准。郑州大学资助中心老师说,“学校近期正在和负责大数据分析的工作人员进行探讨,怎么更准确有效地筛选出真实贫困的学生,做到精准资助”。

文/本报记者  郭琳琳  实习记者  许张超

1 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郭琳琳 [编辑:西安在线]
更多资讯 相关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下篇 | “丰收了·游甘肃”旅游惠民活动:景区门票减免 劳模农民等免费游
上篇 | 西宁熊猫馆举行的公益大讲堂吸引当地“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参与
西安在线网友评论
网站介绍 | 服务协议 | 营销推广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安在线 WWW.CNXAOL.COM
Copyright© 2016-2024 CNXA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