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大学生返乡,网络营销助优质农产品走出黄土高原
清涧县副县长韩秀晋说,“塬上清涧”这一平台以清涧有机特色农业为基础,充分整合零、散、碎的优质资源,把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与“塬上清涧”品牌融为一体,采取区域农牧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品牌化运作的新模式,为全县特色产品提供了“上网通道”。
提起清涧,过去人们常说“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如今有了“塬上清涧”,才发现原来清涧盛产的不仅有“石板”。“塬上清涧”网上销售的清涧优质农副土特产种类太丰富了,有红枣、红杏、粽子、瓜类、粉条、挂面、黑毛土猪,还有小米、黑豆等五谷杂粮。
韩永文这样介绍“塬上清涧”:夏卖瓜果、秋卖杂粮,一年四季有土特;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千城万户;一边帮农户拓展销路,一边扶农户发展产业,同时投身精准扶贫,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韩秀晋说,得益于这些大学生成功的网络营销,今年红梅杏从6月初开始网上预售,目前已卖出1万多箱、2.5万余公斤,帮杏农增收20多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更可喜的是山杏价格由原来的每斤1元卖到了现在的3.5元。
石咀驿镇牛家沟村山杏种植大户、村主任郝瑞海说:“在电商的推动下,今年仅红梅杏一项,我就能卖8万多元,我们村平均每户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
黄土地上有大作为
有了“塬上妹子”们靓丽的身影,清涧就不再只有贫瘠的石板了。返乡大学生们以自己的青春和矫健,活跃了清涧县沟壑纵横的百道道川、千座座塬,扮靓了川塬上盛产的绿瓜红杏黄米黑猪,幸福了川塬上的陕北农人。
副县长韩秀晋说:“没有这些精通互联网营销的大学生,我们的电商平台‘塬上清涧’不会做得这么好,他们的运营对我们县农副土特产业发展帮助太大了!”
网上销售还助力了清涧的精准扶贫。清涧县委常委张合平说,“塬上清涧”以每公斤6~8元的保底价订购村民的红梅杏,带动高杰村镇张家畔村、石嘴驿镇牛家沟村等村庄的100多户贫困户发展红梅杏产业,并逐渐走出贫困。
70多岁的贫困户徐海民老人说:“我把在西安打工的儿女都叫回来帮忙采收,一天一个人采摘的山杏能卖500元以上,就是帮人采收也有150元的工费,比打工强多咧!”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塬上清涧”,韩永文把应届大学毕业生康焕打造成“塬上妹子”网红,此后又相继打造了 “土猪妹”“土鸡姐姐”等抖音红人,进一步拉动了农特优产品销售。
刚从职业学院设计专业毕业的王婷,今年22岁。她说她在城里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在这里却相当于美工总监,独自一人负责所有的图片和包装设计。
陕北女子:27岁热情活泼的贺存独立担纲行政及客服,26岁文字功底好的徐美丽担任文案及网络运营。陕北汉子:23岁的惠岗担任运营主管,26岁的惠博负责产品包装及物流配送,28岁的白贝贝专职线下销售。
24岁的“塬上妹子”康焕,因为成就突出,前不久还成为冯家沟村的党支部书记。她此前还有一个荣誉:选聘大学生中的“优秀共产党员”。
为了吸引大学生到榆林就业创业尤其是到民营企业工作,该市2014年出台政策由市级财政补贴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工作。5年来已选聘千名优秀大学生回榆林到民企就业。
清涧县委副书记赵贵波说,清涧目前正大力发展山地苹果、精优红枣、黑毛土猪、设施农业以及农产深加工业;随着各项产业的兴旺发展,清涧县特别需要像韩永文、康焕这样的返乡大学生,他们在这里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据了解,榆林市中小企业局正加大选聘优秀大学生的力度,包括清涧在内的榆林市各区县也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返乡。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说,今后榆林还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来榆林就业创业。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黄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长治市上党区男子回乡带动近万亩白菜种植 助30余村农民抱团致富
-
兰州高新区村干部十年致力“芬芳产业” 菜农转花农抱团发展
-
榆林:大红枣红窗花 红红火火好日子
-
瓜州县建现代化食品生产基地 农户挣钱持家“两不误”
-
秦巴山区汉阴县夜生活:入夜不知在深山
-
三江源地区“摇钱沟”里挖“草”忙
-
宁夏银川裸辞回乡的“海棠姐”:把自己的日子过成诗
-
电商扶贫铺就青海省海南州藏区脱贫致富“快车道”
上篇 | 榆林子洲县发生一起疑似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4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