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银行

《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发布

西安在线 | www.cnxaol.com | 2018-11-19 11:31:22

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研究院编写的《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近日正式发布,报告系统评估了祁连山生态变化、祁连山张掖段植被变化、祁连山张掖段水电开发和矿产开发对生态的影响,并提出科学保护是提高祁连山保护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为祁连山下一步生态治理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副院长冯起研究员介绍,在祁连山生态治理中,首先要建立一套生态评估体系,同时强调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报告以祁连山为评估区,是在野外考察、调研基础上,结合长期观测数据、遥感影像等资料编写的成果,具有科学技术指导作用。

报告证实了1961年-2017年,祁连山区气候暖湿趋势显著,生长季逐步延长,祁连山北坡出山径流整体呈增加趋势;2000年-2017年祁连山植被状况“整体向好、局部退化”,退化主要由强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植树造林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禁牧后的草地土壤有机质、覆盖度也逐步增加。

报告还指出了工程实施和矿产开发引起植被指数显著降低。祁连山张掖段矿山开发主要集中在1982年至2010年间,调查的67个矿区直接破坏植被面积达6000多亩,引起局部地区土壤和水质污染,导致部分山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大。

该报告主要完成人、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宗省表示,科学保护是提高祁连山保护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建议构建以“政策保护、科学保护、法治保护、大众保护、管理保护”等为一体的祁连山生态保护新格局,当前亟须定量评估2017年系统生态治理后祁连山区植被退化区、水利工程区及矿产开发区生态恢复成效,全面普查矿产开发区水体、土壤污染状况及地质灾害情况并制定防治预案。

祁连山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也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等6大内陆河和黄河支流大通河的重要水源地,近年来,因矿产、草场和水资源富集,祁连山局部生态遭到人为严重破坏,目前正在进行生态治理修复。

1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铭禹 [编辑:西安在线]
更多资讯 相关 | 祁连山
下篇 | 首届中国微小卫星大会19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
上篇 |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团甘肃省巡回报告会在兰州大学举行
西安在线网友评论
网站介绍 | 服务协议 | 营销推广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安在线 WWW.CNXAOL.COM
Copyright© 2016-2024 CNXA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