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世界制造业大会看中国制造新图景“创新”跨越 “智造”未来
无需土壤,几台水箱和一瓶营养液即可打造“家庭农场”;手掌大小的机器人也有“洪荒之力”,智能搬运“庞然大物”;与3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人工智能让你轻松追逐“诗和远方”……于安徽合肥举行的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批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在创新引领下,中国制造正逐步显现新的发展图景。这一点,从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就能明显感知。
25日,在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款可应用于农业、林业和大型水利等领域的固定翼无人机亮相
新机遇
打开发展新空间
在大会展台上,劲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利用无人驾驶、图像识别、智能传感等技术,点点手机就能清扫、收集和转运,让清洁变得简单、高效。
智能技术与环保服务叠加,改变了城市清洁模式,也打开了全新市场。公司负责人陈迎说,通过卖设备和服务,公司年产值已从2015年的1亿多元增长到目前的7亿多元。
高铁缩短了经济半径,共享汽车让出行更加简单,财务机器人的应用可让36万小时的人力工作在几秒钟内实现……当今世界,科技带来的变革远大于过去任何时期。快速的创新、应用和迭代不仅催生出新的市场,也重新勾勒着产业发展“起跑线”,重塑着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格局。
以人工智能为例,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在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领域走在世界前沿,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抓创新就是抓机遇,谋潜力。”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说,既不能将“一步之遥”演变为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要加速前沿科技攻坚,抢抓发展先机。工信部正加快引导高端装备、精密仪器等先进制造重大生产力布局,让创新成果加速落实到产业中。
创新既决定着未来的机遇,也有着厚重的现实意义。补上制造短板,带动存量升级,不少传统领域“旧貌换新颜”。环顾当下,大数据让个性化生产更加高效,工业互联网缓解了库存压力,共享制造降低成本……信息技术与制造相结合,正改变现有生产方式,拓展出新增长点。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说,将制造与网络化、智能化相叠加,中国制造将加速形成新优势。
上篇 | 第十四届全运会启动征集会徽、会歌、吉祥物和主题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