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手”频现清退潮启幕 险企股东格局现新变化
9家问题险企处置在途
事实上,昆仑健康的股权问题并非个例。
此前,保监会根据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现场评估结果,针对保险机构在公司章程与“三会一层”运作、内控与合规管理、关联交易管理以及股东股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三批对十余家保险机构下发监管函。包括渤海人寿、君康人寿、珠江人寿、上海人寿、阳光人寿、百年人寿、华汇人寿、中华联合保险集团、利安人寿、信泰人寿、弘康人寿、长江财险、华安资产、鼎和财险、安心财险、长安责任、永安财险、泰山财险、昆仑健康险等。
从监管函看,长安责任、渤海人寿、君康人寿存在股权违规的问题。其中,君康人寿存在股权代持情形,渤海人寿存在股东股权质押解质押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长安责任险则存在股权变更不规范、股东违规投资入股的问题。
另外有三家在监管函中被保监会点名股权存在问题、却并未明示问题,分别是鼎和财险、华安财险资管和华汇人寿。
而下一波“清退令”究竟会波及这6家公司中的哪一家,北京市场众说纷纭。
不过,保监会的“想法”可能更多。保监会发改部主任何肖锋近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时透露,接下来将有9家保险公司的违规股权被处置,已经开始走程序。
此前,保监会在官网发布文章称,今年以来共采取了3大举措强化保险公司股权监管。一是完善监管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口。系统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的通知》,健全完善监管公开质询制度。二是严格股权监管,强化穿透性审查。穿透资金来源,加强入股资金真实性审查;穿透股东资质,加强投资人背景、资质和关联关系穿透性审查。三是整治市场乱象,有效防控治理风险。组织开展了覆盖全行业的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现场评估,查实部分公司股东存在代持、非自有资金出资、隐瞒关联关系等违规问题。
保监会还表示,下一步将按照“1+4”系列文件要求,持续加强股权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股权违规问题,全面塑造从严监管氛围,切实防范公司治理风险。
有分析认为,依法处置相关投资人违规取得的保险公司股权,体现从严监管的决心,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既发挥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又避免大股东不正当地侵害小股东利益,而不是简单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同时,为了完善公司治理,应该进一步促进保险公司产权分立。此外,在严把市场准入关口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考虑如何基于“竞争中性”的原则,通过一般性的规则为市场主体的竞争提供基础性的秩序,从而通过市场的竞争检验各类资本。记者 刘艳
上篇 |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要求 立即开展幼儿园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师德师风